兼职招聘   兼职城市  

全国 切换城市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兼职网网 > 兼职资讯 > 兼职专题

啤酒瓶超期服役成定时炸弹!

作者:兼职网 时间:2018-12-29
尽量选择划痕少,生产日期在两年以内的啤酒瓶,并在搬运啤酒时,减少摇晃和啤酒瓶间的碰撞,储存在阴凉处,避免高温、暴晒。

天气渐热,啤酒消费也进入旺季,在关注啤酒质量的时候,你是否留意过啤酒瓶的保质期?
  
  近日,安徽省歙县消协调解了一起因啤酒瓶爆炸致人受伤的消费投诉,一位消费者在饮用啤酒时,啤酒瓶突然爆炸,飞溅的啤酒瓶碎片击中小腿。
  
  今年2月,黑龙江拜泉县一名6个月的小女孩被爆裂的啤酒瓶崩伤眼睛,造成眼球破裂。
  
  去年12月,安徽广德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一名高中女生参加亲戚喜宴时,被酒席上突然爆炸的啤酒瓶炸伤,左眼角膜穿孔。
  
  玻璃容器专家分析指出,各地频现的啤酒瓶爆炸伤人事件中,普遍存在的啤酒瓶“超期服役”问题难辞其咎。尤其是多次回收、反复使用的啤酒瓶比新瓶更易爆裂。
  
  按照啤酒瓶标准,国家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但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并对北京十余家大型超市、社区商店、菜市场所售啤酒进行随机抽样,发现市场上“超期服役”的啤酒瓶大量存在,“超期服役”啤酒瓶超过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
  
  国家现行啤酒瓶标准起草人、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制定委员会秘书处张国秀5月8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基于行业的发展以及玻璃瓶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正在商讨对原有标准的修订,拟对回收啤酒瓶质量加强监管。
  
  9岁“高龄”啤酒瓶仍在用两年,是国家建议啤酒瓶的回收使用期限。
  
  在乐购、物美等大型超市的啤酒货架上,新京报记者发现,大部分酒瓶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生产的新瓶,但仍有一些生产于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啤酒瓶“超期服役”,主要涉及青岛、燕京两个品牌,“年龄”最大的酒瓶超出国家建议使用期限已有3年。
  
  而在一些社区商店和菜市场里,“超期服役”的高龄酒瓶更加普遍,几乎随处可见。从菜市场、社区便利店等随机抽取的50瓶啤酒样品中,有24个啤酒瓶超过两年的建议使用期,接近半数。其中,超过使用期限五年,即生产于2006年、2007年、2008年的“高龄”酒瓶10瓶,占到随机抽取样本的20%。记者看到最早的燕京2006年生产的啤酒瓶,至今已有9岁“高龄”,超出建议使用期7年之久。
  
  这些“超龄”瓶子大多存在明显磨损、老旧的情况,一些瓶身已出现多处明显划痕,酒瓶底部和颈部的较突出部位,出现较深的白色圈状划痕。
  
  随机询问十余位购买啤酒的市民,他们均表示,买啤酒时从未关注过酒瓶的生产日期。对啤酒瓶底部标的玻璃瓶“生日”,以及国家在19年前出台的“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受访市民也表示并不知情。
  
  回收瓶很难按年份区分监管为何菜市场、社区小店等啤酒瓶“超期服役”现象远远多于大型商超?
  
  有人曾猜测这是厂商针对不同渠道而销售不同年份和包装质量的啤酒,为躲避大型商超的严格进货监管,而将超龄瓶啤酒卖给小店。
  
  但一位国内知名啤酒厂商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明确解释,这当中不存在因销售渠道不同,而提供酒瓶年份不同的啤酒。
  
  因为“生产啤酒时,所有酒瓶都是混在一起使用,不会按照年份分开;之后的包装和销售环节,也不可能花人力、物力去人为分开。”这位负责人说,两年的回收使用期限只是国家建议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企业使用超出建议年限的酒瓶,并不违法,因此没有必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去人为分销不同使用年份的啤酒瓶。而且,如此大量的回收瓶,技术上也很难做到按年份区分使用。
  
  一位驻物美超市的燕京啤酒销售代表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小店所销售的明显有磨损的“高龄”瓶装啤酒,可能并非原厂生产的真名牌,“可能是一些小厂回收旧酒瓶灌装的”。消费者若发现一些小商店或小饭店所售的啤酒中大量酒瓶年份过久,或瓶身有严重磨损或破损的,要谨慎购买。
  
  国家现行啤酒瓶标准起草人、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制定委员会秘书处张国秀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市场上的很多啤酒瓶并不是定点回收,生产年份和已使用次数很难进行统计和监管。
  
  专家指出,当啤酒瓶处于剧烈晃动或高温情况下,瓶内液态二氧化碳会迅速汽化,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酒瓶就可能爆炸。而啤酒瓶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磨损,多次重复使用以及阳光暴晒等,都会导致玻璃材质老化,影响回收瓶的承压能力。因此,多次回收、反复使用的啤酒瓶比新瓶更容易爆裂,安全性能较低。
  
  啤酒瓶标准正在修订中啤酒瓶现行的国家标准,是1996年出台的《啤酒瓶标准GB4544-1996》,要求啤酒生产厂家必须使用B型防爆酒瓶,每件应在瓶底以上20毫米范围内打有专用标记“B”,同时标明生产企业的标记、生产的年、季。并“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
  
  正是因为使用期限并非强制性标准,使得在多起啤酒瓶爆破伤人的案件中,消费者向“超龄服役”啤酒瓶厂商维权,以及相关部门对“超龄服役”啤酒瓶进行查处时,都缺乏政策依据。
  
  5月8日,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标准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啤酒瓶标准GB4544-1996》已实施近20年,太过老旧,一些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的行业发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征集意见,以对老标准进行修订。但是否将对啤酒瓶使用年限进行修订或增加强制性条款,该负责人表示相关修订标准尚未确定。
  
  而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制定委员会秘书处张国秀则表示,此前的国家标准,偏重对新玻璃瓶的质量控制,未注重对回收玻璃瓶的质量控制,而“正在讨论修订的新标准中,将增加加强对回收啤酒瓶的质量控制的内容”。至于如何具体规定,国家标准委人士称尚在讨论修订中。
  
  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啤酒时,除要仔细查看啤酒本身的保质期外,还要注意酒瓶底部标注的酒瓶生产年份。尽量选择划痕少,生产日期在两年以内的啤酒瓶,并在搬运啤酒时,减少摇晃和啤酒瓶间的碰撞,储存在阴凉处,避免高温、暴晒。
  
  业界探秘:回收瓶是低档啤酒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中高档啤酒(价格在2元/瓶以上)中,“B”字瓶超期服役概率明显降低,且随着啤酒价格的提高,“B”字瓶超期服役现象也越来越少。
  
  业内人士分析,中高档啤酒的利润较高,啤酒瓶的成本所占比例较小,高档啤酒“B”字瓶超期服役现象较少,爆炸率也明显降低。但对于竞争惨烈、每瓶利润以分为计算单位的低档啤酒来说,“B”字瓶超期服役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啤酒的爆炸几率要高许多。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大量使用超期服役的“B”字瓶基本上是当前低档啤酒生产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公开秘密和主要手段,也是啤酒生产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否则,这些企业都将难以生存。
  
  目前,一个新“B”字瓶的价格在6角-7角钱,而回收瓶的价格为3角-4角钱。以一个年产啤酒10万吨的中小企业来计算,一年生产的啤酒大约在1.5亿瓶,即使1/3的啤酒瓶是使用超期服役“B”字瓶,一年仅啤酒瓶节省的成本就在1500万元。这几乎是这家啤酒生产企业的全部利润。每年这样的企业用于啤酒瓶爆炸赔偿消费者和因为啤酒瓶质量不合格缴纳罚款的费用最多也不会超过100万元。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9007445号-2 兼职网(www.0010j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