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招聘   兼职城市  

全国 切换城市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兼职网网 > 兼职资讯 > 招聘新闻

互联网发酵出“慢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观如何判断对错?

作者:兼职网 时间:2018-11-20
今年选择“慢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就业”的现象也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点。“慢就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就业观,还是要以大学生的态度来做判断。

    又到大学毕业求职高峰期,今年各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8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今年选择“慢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就业”的现象也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点。“慢就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就业观,还是要以大学生的态度来做判断。


  近年来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慢就业”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据了解,“慢就业”有两种情形。一是迫不得已,二是有意而为。

  一、迫不得已,说的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静下心来先打一份工,在解决自身生计的过程中,慢慢寻找就业机会。前几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四处打工。后来,在孩子写给父亲的打工感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就业路上也有等不起的岁月”。所以,在专家谈“毕业就失业的价值观已过时”的时候,也请理解一下那些就业还在路上的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处境。

  二、有意而为,说的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和不怎么好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一般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在我身边,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父亲是企业主的孩子,和另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收入很低的农民的孩子,在选择工作上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都有人生规划,都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前者拒绝父亲的安排,坚持在家里学习,连续考了两次,终于考入某地方税务机关。后者艰难打工,最终在第三个年头考入某市级机关。


  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存在的慢就业现象。互联网确实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为慢就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在笔者看来,“慢就业”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不是互联网解放了双腿,更不是毕业生想工作随时可以工作,而是经济运行不佳状态所导致的严峻的就业环境。这种就业难的客观环境里,迫不得已和有意为之,也不过是“慢就业”的两种情况而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6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说:“2017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继续把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作为全系统第一位的工作,全力以赴抓实抓好。”稍加思考就不难明白,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里,对部分大学生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恐怕只能慢慢来。


  另外,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统计,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6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人数加在一起约有1500万。因此,当我们的专家奢谈互联网解放双腿的作用以及“毕业生想工作随时可以工作”的虚言时,除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主要是,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如何确保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公平就业和及时就业。不管互联网多么发达,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永远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所规定的职责。

  就客观存在的“慢就业”现象而言,我们要做的不是奢谈互联网的解放作用,而是直面“年年都是最困难毕业季”的严峻现实,从保障平等就业出发,在统筹社会就业资源上多下功夫,多在促进就业的政策上出谋划策,多在大学生度过就业难关上给予实际帮助,这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毕业即就业,当然是最好的理想。然而,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本身是一项有难度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综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不可夸大互联网的工具性作用。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9007445号-2 兼职网(www.0010j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