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招聘   兼职城市  

全国 切换城市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兼职网网 > 兼职资讯 > 电商兼职

菜农李兴浩:心远志高,不仅在空调

作者:兼职网 时间:2019-07-05
他是不折不扣农民出身、白手起家创办志高空调的李兴浩,从1982年离开一直耕作的土地开始卖冰棍,到如今带领志高在空调第二梯队阵营领跑,李兴浩被业内人调侃为因为喜欢冰冷的东西,卖过冰棍才成就了现在的家业。
  他是不折不扣农民出身、白手起家创办志高空调的李兴浩,从1982年离开一直耕作的土地开始卖冰棍,到如今带领志高在空调第二梯队阵营领跑,李兴浩被业内人调侃为因为喜欢冰冷的东西,卖过冰棍才成就了现在的家业。
  
  打开百度搜索,可以看到关于李兴浩的54400个词条。李兴浩,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82年3月起从商办厂,先后创办工厂数十家,涉及制衣、塑料、五金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1989年,他开了一个空调维修店;1992年与台湾人合资建立了志高空调,生产民用空调。曾当选为第十届广东省人大代表、佛山市人大常委、广东省优秀党员,被评为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大封面人物。
  
  冰棍小贩"误入"空调业
  
  20多年前,李兴浩不过是广州远郊南海市里水镇丰冈村土生土长的菜农而已。
  
  20世纪80年代那些年,每天后半夜李兴浩就起床,在菜地忙活好一阵子,采摘百十多斤新鲜蔬菜往自行车上一捆,风尘仆仆赶往广州城。
  
  那年头,李兴浩最大、最美好的愿望就是,今天广州城鲜菜奇缺,他这一车菜一下子就多挣个三五元的……但,哪有可能啊!正因为没可能,正因为种菜、卖菜的生意毕竟太小了,李兴浩千方百计琢磨发财的机会。
  
  七八十年代,广东沿海民间经商热已由潜流暗涌逐渐变为洪波拍岸。1982年,近而立之年的农民李兴浩决定离开已经耕耘十年的土地去卖冰棍。
  
  那年夏天,广东南海里水镇的小巷上,一个青年推车叫卖着冰棍。用李兴浩的话讲,当时四五分一根的冰棍却是暴利的,尽管这个生意比种菜、卖菜盈利水平稍高,但一年下来也就挣个几百元。而这第一桶金和这段走街串巷的经历,给了他洞察商机的眼睛。
  
  走街串巷的冰棍生意让李兴浩发现了不少商机。因为发现了不少工厂需要布碎擦机器,那年年底,他真就办起了一个厂-广东人管这种工厂叫"布碎厂",说白了就是四下收来废布条,再撕扯成丝丝缕缕的,捆绑好,卖到工厂擦机器。布碎厂的厂长、供销人员和工人加一块儿就一人-李兴浩。
  
  在一次次的推销之后,他的50斤布碎终于卖给一家机器厂,为他带来75元收入。这在当时顶得上一个城市家庭的月收入。
  
  误打误撞涉足空调业
  
  说到李兴浩涉足空调业的机缘,也未免有些"无厘头"。李兴浩曾经开过一家酒楼,空调总是坏,一个月下来维修费就要1000元,后来干脆请了维修师傅到酒楼专门修空调,但是每个月他只有在空调坏的那几天工作,不值,所以干脆开了个维修铺。
  
  1989年李兴浩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两年后,公司成为当地最大的维修中心。用李兴浩自己的话解释,他的经验是:顺着自己的生意链在找商机。
  
  到1992年,这个维修中心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共有280个维修工,几乎可以修所有类型的空调,关键李兴浩对空调压缩机这个相当重要的制冷部件也能完全把握了。李兴浩自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空调维修店"。此时李兴浩的个人财富据说也仅在百万之间。
  
  李兴浩所做的这些在20世纪80年代可说是非常平常的,不是像"包工头"那样"赚大钱"的生意,而曾经做这些行当的赚钱的人此后不久也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并被社会所遗忘。不断"充电"学习可以说是他不被淘汰的法宝,3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法律,以及此后学习工商管理MBA的这些经历,都是他可以成就事业的知识保障。
  
  1993年10月,他与台商在家乡丰岗村合资建厂,双方各投资600万元,李兴浩占股51%,台商占股49%,这就是志高空调的前身。
  
  800万白条,成就融资创奇
  
  李兴浩的志高空调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危机,一次是在刚进入空调业时,由于产业环境变化引发的空调价格大战,几乎将志高空调扼杀于襁褓之中;一次是在志高空调正要发力前进时,合资方突然撤资,几乎将志高空调推向崩溃。后一次是在1996年,当时遭遇合资方台商暗中撤资,更严重的是,同时,两位高管带着上百名员工走人。
  
  然而"李志高"都走过来了,危机是有的,也是暂时的,他一直坚信会走向成功。然而,他不知道,今后还有更大的困难。
  
  1996年,台商终于与李兴浩分道扬镳,单方面宣布志高空调破产,同时带走了技术部、车间、营销主任等中层人员,李兴浩四面楚歌,只有破釜沉舟。合资方甚至对外宣称志高空调已经破产,致使志高空调的账户被佛山市人民法院查封,而第二天就是志高空调发工资的日子。李兴浩陷入了数百人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空空如也、企业的血液被抽干的绝望境地。
  
  所幸由于信用好,李兴浩获得供应商的支持。李兴浩特意选择在广东的温泉胜地清远召开供应商会议。"我说,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的目标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李兴浩说自己是想告诉供应商,就像温泉一样,志高要开采才有价值,如果开发好了,将源源不断的给他们回报。会后,他给供货商开了张欠款800万元的白条,这张当钱用的纸条,先后在3个供应商手中流通,最后在1998年又回到李兴浩手中,成为一个中小企业融资传奇。
  
  胜利的军队都是有准备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和"打造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狂妄"的想法,他在创办志高时将志高LOGO的英文字母定为"CHIGO",意思就是"中国,加油"。李兴浩至今仍为自己的这种全球化视野骄傲。
  
  志高的发展史充满了带有远交近攻意味的开放。早在1995年,志高就与日本三菱压缩机开始合作,日本三菱前任总经理原明参观志高时曾为李兴浩写下"空调学志高"的贺词。随后,志高又与韩国现代联姻,双方联合经营现代空调,与德国威能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到2007年12月,志高已经与日本三菱、韩国现代、德国威能、美国杜邦等全球500强企业联合成立全球首家"空调品质联盟",成功地对全球空调产业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
  
  然而,真正将志高送上中国第四大空调商宝座的还是空调出口。1999年,志高空调出口挪威,当地经销商将每台零售价卖到了1500美元,这深深触动了李兴浩。那个时候,李兴浩号召全公司寻找会讲英语的人,只要能够拉来国外的单,生意做不做得成,一律奖励。做成一单就重奖,做成五单就升任部长。如今,志高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
  
  2008年,尽管金融海啸导致全国空调市场出口都不景气,但志高却保持着出口销量增长50%以上的业绩。前不久,李兴浩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直面危机"特别专题,成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典范。对此,李兴浩的解释是:"做生意就好比打仗一样,胜利的军队都是有准备的,失败的军队都是因为没有准备好。"
  
  在目前空调第一阵营中,美的、格力和海尔均为资本雄厚的上市公司,仅有志高尚未进入资本市场。但是,李兴浩并不为"过冬"焦虑,反而感到兴奋。"危机,危机,在我看来,越是有危险就越有机会!"李兴浩说,估计到明年年初,中国空调企业就将可能全面迎来近十年来最严峻的局面。而出于规避风险的长远考虑,志高早在跻身出口行列之初,就一边努力占据北美、欧洲等大市场,一边培育中东、非洲等市场,帮助这些市场中的中小客户慢慢成长。"等到下一轮经济周期时,我们就可能变成这个行业的王者了。"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9007445号-2 兼职网(www.0010j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