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招聘   兼职城市  

全国 切换城市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兼职网网 > 兼职资讯 > 电商兼职

街头照相师李书福-吉利勇开拓,土鸡变大雕

作者:兼职网 时间:2019-07-05
 2010年3月28日21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作为吉利的掌门人李书福更是名噪一时,成了当年的最大新闻亮点。
  2010年3月28日21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作为吉利的掌门人李书福更是名噪一时,成了当年的最大新闻亮点。
  
  开照相馆淘第一桶金
  
  台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唐以前以客籍人物居多,唐代名人笔下吟咏的台州诗句更是数不胜数。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台州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
  
  从1963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或者说是革命,年幼的李书福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出身农民,能吃苦,很懂事儿,从小不怕苦、不怕穷的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致富。
  
  受环境的影响,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没有继续求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择业",走的是现如今很多大学生的道路-创业。
  
  那一年是1982年。1982年台州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呢?我们来看看当年的县志:
  
  1982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家工商注册的股份合作企业--原温岭县牧屿南工艺品厂成立,温岭工商局给该企业核发了"联户企业"的营业执照,后被正式确认为股份合作企业。
  
  1982年对李书福来说,也是颇具意义的第一年,那一年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高中毕业后的李书福,拿着父亲给的120元钱做起了照相生意。买了个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会讲故事的台州人,把这段创业故事中的李书福,说成是背着相机在公园里瞎转悠的"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见了逛公园的拉着照相,直到现在,一些二级城市的公园里还有这样的生意人。
  
  李书福的照相馆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就赚到了1000元,用这笔钱,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而一年以后,李书福迈出了办企业的第一步。
  
  经营着照相馆的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喜欢鼓捣的他,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于是他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善寻机遇,长袖善舞
  
  时间到了1984年,李书福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此时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这一年前后,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那时,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绝对是供不应求,善于发现机遇的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1986年,李书福作了个更大的决定:建厂生产北极花牌电冰箱。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但冒险让李书福付出了代价。1989年6月,中国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民营背景、戴着乡镇企业"红顶"的"北极花"自然没能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因此,李书福离开了"北极花",怀揣上千万元去了深圳。
  
  其实,目前中国冰箱行业的名牌美的与科龙,当时同样没有上官方的定点目录,但它们还是通过各种办法坚持下来。这可能对后来李书福虽然没有取得轿车生产目录,却坚持要通过各种办法生产汽车是一个推动。
  
  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返回浙江台州,联合兄弟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材料。装修材料给李书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直到现在,这份产业每年还有上亿元的利润。
  
  惨败让他明白"我只能做实业"
  
  李书福最大的商业失败是在海南。1992年前后,海南房地产热潮正猛,李书福带着数千万元赶赴海南。李书福说:"海南地产热那一段,几千万元全赔了,人都回不来了。"
  
  在海南进行房地产生意不到两年,做了些什么项目,李书福很少向外人谈起,在他个人的介绍中,这一段也被省略。海南房地产的失败,给了李书福一个巨大的教训:"我只能做实业。"
  
  因此,决心做实业的李书福发现造汽车能够产生巨大利润,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入到他的造车梦中。
  
  不过,由于当时国家审批的限制,李书福的汽车梦未能实现。汽车没造成,李书福开始造摩托车。他创造的中国第一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李书福还是对他的汽车梦念念不忘。当时,他自己只有一辆破旧的小面包车。"我不想花很多钱去买,我觉得那不值得,我觉得自己去造就行啦。"李书福说。
  
  执著性格造就"汽车疯子"
  
  最初搞汽车,他自己根本不懂,技术、人才、资金,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支撑李书福开始艰难的汽车产业之路的只有一个信念,四个字-相信未来。
  
  在李书福眼里,造汽车无非就是这样几个步骤,并不太难。"汽车是个现代工业,它必须体现模块化大生产的特征,因此四个轮子、一个车身、发动机,加上沙发,就构成了一辆汽车。"
  
  1997年,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市长"、"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
  
  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当年第一台吉利"豪情"轿车完成下线,这台车参考了其他厂家的车型,模仿天津夏利,发动机是丰田的。李书福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了700多张邀请函,却没有人来。然而,吉利豪情一上市,就掀起了一场汽车价格革命。当时中国的轿车的定价大多在10万元以上,最便宜的天津夏利售价近9万元,而"豪情"的价格仅为5.8万元。
  
  "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车"成为了吉利汽车最初的核心定位。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吉利"疯子"成就"汽车革命"
  
  在车型上,吉利近年也推出了不少新车来改变形象。像2009年上海车展上,吉利携22款整车、9款发动机和3款变速器参展,其中22款整车都是三个子品牌下的全新车,在产车不再参展。
  
  在技术上,李书福也是真下了工夫的。比如它自主研发的号称"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CVVT发动机;2008年年初,吉利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并在"远景"等几款新车上运用了这种新技术。
  
  在此之后,络绎不绝的中国企业家步上吉利的后尘,意气风发地加入自主研发中国品牌轿车的行列。一支可以与外商叫阵、令世界汽车巨头不敢小觑、让国际传媒惊呼"中国车来了"的力量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吉利的观念创新,成就了中国汽车界的一场革命。
  
  一个中国最早做汽车梦的民营企业家,最终开着他的吉利轿车破冰而来,将中国车市搅得涛翻浪涌,接连引爆中国车市4次降价风潮,开创中国车市的新未来。汽车"疯子"李书福虽然一直在制造行业里摸爬滚打,但他还有浓厚的诗人气质,比如他这样形容自己,形容从事制造业的同仁-一批又一批痴心人,天天向苍穹倾诉,夜夜同月亮相约。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有人预计,李书福的身家已经升到大陆富豪第25位,而当初他不过是一个120元创业起家、在冰箱行业赚到第一桶金、在海南地产热中摔过大跟头的年轻人。他的几次起起落落集中体现了浙商两种突出的精神气质:面对机会精明,敢为天下先;认准的事不放弃,对失败无所惧。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9007445号-2 兼职网(www.0010jz.com)